配置围绕四大主线展开:科技成长领域,AI算力需求激增,半导体库存周期触底;大消费板块,白酒动销回暖、家电受益出口与地产后周期;高端制造涵盖新能源装机旺季、军工订单增长;涨价题材关注化工原料、农产品的供需改善机会。多主线布局,捕捉市场机遇。

【内容导读】

一、三月A股:指数分化与板块结构调整

2025年3月,A股市场“结构性分化”突出。上证指数、沪深300等大盘指数因金融、基建等稳增长板块支撑微涨,而科创50、创业板指受科技等成长股估值消化影响下跌。板块层面,有色金属、建筑装饰等顺周期板块领涨,计算机、传媒等 TMT 板块回调,资金在不同风格间切换,市场内部结构调整明显。

二、海外局势:经济衰退担忧与贸易博弈升级

美国通胀缓解但经济衰退担忧加剧,非农就业、失业率等数据推升衰退预期,美联储4月暂停加息概率超90%;欧央行受通胀黏性与经济下行矛盾制约,降息空间收窄。与此同时,中美贸易关税战升级,双方加征关税并反制,外部环境的复杂性为A股增添不确定性。

三、国内经济:复苏深化与结构性改善凸显

国内经济延续回升态势,1-2 月工业增加值、服务业生产指数等数据向好,新能源汽车、工业机器人等新质生产力支撑显著。消费端以旧换新政策激活需求,投资端制造业、基建投资发力,外贸展现韧性。尽管通胀阶段性低位,但内需基础稳固,经济复苏深化为市场筑牢基本面支撑。

四、四月展望:风险机遇交织下的策略应对

4月A股面临业绩验证、政策博弈及外部风险多重考验。历史数据显示4月市场下跌概率较高,叠加业绩 “地雷”、美联储政策波动及贸易摩擦,风险偏好或受压制。不过,经济复苏共识强化、流动性改善及政策预期升温,也孕育结构性机会,需通过“防御 + 进攻”策略平衡风险与机遇。

五、配置方向:四大主线把握市场机遇

配置围绕四大主线展开:科技成长领域,AI算力需求激增,半导体库存周期触底;大消费板块,白酒动销回暖、家电受益出口与地产后周期;高端制造涵盖新能源装机旺季、军工订单增长;涨价题材关注化工原料、农产品的供需改善机会。多主线布局,捕捉市场机遇。

引言

2025年3月,A股市场呈现“结构性分化”特征:上证指数受稳增长政策提振上涨0.92%,创业板指因科技板块回调下跌1.94%。随着4月进入上市公司年报与一季报密集披露期,叠加国内经济复苏斜率验证、海外货币政策拐点临近,市场将围绕“盈利修复”与“政策预期”展开博弈。4月份市场面临何种环境,又会如何表现,机会在哪里呢?

一、三月冲高回落 失守3400点

3月份,市场一度收复3400点后失守,盘面整体分化明显:上证指数(+0.92%)、沪深 300(+0.65%)、中小 100(+0.73%)小幅上涨,体现大盘蓝筹与部分中小盘标的韧性;科创 50(-4.57%)、创业板指(-1.94%)、深证成指(-0.04%)下跌,反映成长风格板块调整压力。

图表 1:主要市场指数3月表现(%)(截至:2025-3-26)

6.png

来源:Choice、巨丰金融研究院

上证指数、沪深300等上涨,与经济复苏预期下,资金流向金融、基建等稳增长板块有关,蓝筹股支撑指数。科创 50、创业板指下跌,主因成长股(如科技等)面临估值消化压力,市场风险偏好波动下资金阶段性撤离。

图表 2:主要板块指数3月表现(%)(2025-3-26)

来源:Choice、巨丰金融研究院

板块方面,涨幅居前主要由有色金属领涨,建筑装饰、煤炭、石油石化等周期与基建相关板块表现突出,显示部分顺周期行业受资金关注。而回调板块主要是计算机、传媒、通信等 TMT板块,以及社会服务等消费板块出现下跌,行业内部存在结构性调整。

有色金属上涨或受大宗商品价格波动、经济复苏带动资源品需求预期驱动;建筑装饰等基建板块受益于政策对稳投资的支持。计算机、传媒等板块调整,可能因前期涨幅较大后资金获利了结,叠加行业短期业绩兑现度不足,市场风格转向防御性板块。

二、海外美国经济衰退担忧加剧,中美贸易关税战持续

1、美国通胀压力持续缓解,经济衰退担忧加剧。2025年2月非农就业新增 15.1万人(预期16万),失业率升至4.1%,为 2024年11月以来新高;CPI同比2.8%,核心CPI同比3.1%,通胀压力持续缓解。受特朗普政府裁员、关税政策影响,挑战者企业单月裁员17.2万人(2020年7月以来最高),消费者信心指数连续三个月下滑至57.9,市场对经济衰退担忧加剧,美联储4月暂停加息概率超90%,年内降息预期升温至4次。

图表3:美国通胀率同比增速走势(%)、密歇根大学通胀预期变化(%)

来源:Wind

2、欧央行降息空间收窄。欧元区2月通胀率2.4%(前值3.2%),但核心通胀仍高企4.6%,服务业通胀 3.7%。尽管欧央行3月降息25基点至2.5%,但经济增长预期下调至0.95%,制造业PMI连续15个月收缩至47.1,德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升至2.93%,显示政策宽松与通胀黏性、经济下行的矛盾加剧,年内进一步降息空间收窄至36个基点。

3、中美贸易方面,关税战与多边磋商并行。2025年3月以来,中美贸易博弈再度升温。美国以“芬太尼问题”为由,于3月4日对中国输美商品加征10%关税,总税率升至20%,涉及商品总额约5000亿美元。中方迅速反制,对美国鸡肉、小麦、玉米等农产品加征15%关税,对大豆、猪肉等加征10%关税,并将15家美国实体列入出口管制名单,同时向WTO提起诉讼,指控美方违反贸易规则。

三、国内宏观经济:复苏深化,政策托底

1、国内经济延续上年四季度回升态势。2025年1-2 月,中国经济延续上年四季度回升态势,呈现 “总体平稳、稳中有进、向新向好”的开局特征。数据显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9%,增速较2024年全年提高 0.1个百分点,其中装备制造业和高技术制造业分别增长10.6% 和9.1%,新能源汽车、工业机器人产量同比激增 47.7%和27.0%,凸显新质生产力对经济的支撑作用。服务业生产指数同比增5.6%,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速达 9.3%,显示数字经济与生产性服务业加速扩张。政策层面,《政府工作报告》明确全年5% 左右的增长目标,1-2月经济数据为实现这一目标奠定了基础。

图表4: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速度

来源:统计局

2、供需两端呈现结构性改善。消费端,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4.0%,增速较去年加快0.5个百分点,以旧换新政策带动通讯器材、家电零售分别增长26.2%和10.9%,春节期间旅游出行人次同比增5.9%,服务消费平台交易额增长超20%,餐饮收入增长4.3%。投资端,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4.1%,制造业投资增速达9.0%,高技术产业投资增长9.7%,其中信息服务业、电子商务服务业投资分别激增66.4% 和31.9%;基础设施投资增长5.6%,增速加快1.2个百分点;房地产投资虽下降 9.8%,但新建商品房销售额降幅收窄至2.6%,市场预期逐步回稳。外贸方面,进出口总额同比微降 1.2%,但出口增长3.4%,民营企业占比提升至 56.4%,机电产品出口增长 5.4%,展现外贸韧性。就业形势总体稳定,城镇调查失业率均值 5.3%,与去年同期持平。

图表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速度

来源:统计局

3、通胀呈现阶段性低位,内需韧性犹存。2月CPI同比下降0.7%,主要受2024年春节错月基数偏高及食品价格拖累,鲜菜、猪肉价格分别下拉CPI0.31和0.16个百分点,但剔除食品和能源的核心CPI同比仍小升0.3%,环比连续4个月回升,显示内需基础稳固。PPI同比下降2.2%,降幅较1月收窄0.1个百分点,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波动叠加工业淡季需求偏弱压制价格,但基建和制造业回暖支撑部分工业品价格。展望后续,随着春节效应消退,全年物价将呈现温和回升态势。经济回升的核心动力在于政策持续发力、新动能扩容及消费潜力释放,但需关注外部经济放缓与内需修复节奏的不确定性。

四、A股市场现状:估值修复与结构分化并存

当前,A 股市场正处于关键的发展阶段,估值修复与结构分化的特征尤为显著,这一态势对投资决策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1、估值整体合理偏低,结构分化显著。截至3月25日,上证指数市盈率(TTM)估值为14.43倍,处于历史后29.8%分位,市净率(LF)估值为1.35倍,处于历史后10.99%分位;科创50指数市盈率(TTM)估值为102.37倍,处于历史后98.81%分位,市净率(LF)估值为4.77倍,处于历史后47.47%分位;创业板指数市盈率(TTM)估值为32.42倍,处于历史后12.99%分位,市净率(LF)估值为4.08倍,处于历史后24.98%分位;万得全A市盈率(TTM)估值为18.71倍,处于历史后39.1%分位,市净率(LF)估值为1.61倍,处于历史后12.45%分位;北证50指数市盈率(TTM)估值为63.28倍,处于历史后97.43%分位,市净率(LF)估值为4.44倍,处于历史后94.15%分位。

图表6:部分指数估值(截至3月25日)

1743209264227

来源:Wind

整体看,市场分化极为明显。万得全A估值处于相对低位,上证指数、创业板指整体低位,但科创50指数以及北证50指数市盈率分位数分别为98.81%和97.43%,明显处于高位。

2、流动性环境边际改善迹象显现。在流动性环境方面,呈现出边际改善的迹象。从资金供给来看,据银河证券统计,2025年3月,偏股型基金募资规模达400亿元,较2月环比增长超70%,显著高于去年同期 350亿元的募资规模。资金需求端,4月将迎来 3000亿元的限售股解禁高峰,主要集中在新能源与医药板块,较去年同期的 2800亿元有所增加。然而,考虑到当前市场日均成交额维持在1.2万亿元以上,远超去年的9000亿元水平,且4月IPO 募资规模为180亿元,整体流动性压力可控。市场活跃度的提升使得资金承接能力增强,能够较好地消化限售股解禁带来的供给冲击

3、市场情绪谨慎乐观并存。市场情绪呈现出谨慎乐观的双重特征。杠杆资金方面,融资买入占比回升至 9% 的近30 日均值水平,较去年的8.5%有所上升,但两融余额1.65万亿元仍低于2024年1.7万亿元的高点,显示场内资金虽积极性有所提高,但仍存在一定顾虑。机构层面,私募仓位指数回升至 80% 的中高水位,百亿级私募仓位更是突破 82%,相比去年的 78% 和80%进一步提升,反映主流机构对后市较为积极,看好市场的后续表现。

五、四月风险和机会并存

4月A股市场将进入“业绩验证 + 政策博弈 + 外部风险”的多重考验期。华创证券梳理2010年至2024年每年4月A股走势发现,最近15年中,万得全A指数4月下跌的年份有10年,下跌概率为67%,跌幅中位数为-1.4%;上证指数4月下跌的年份有9年,下跌概率为60%,跌幅中位数为-0.4%。从结构上看,小盘、成长风格下跌概率更大。

图表7:季节效应看4月市场表现

来源:Wind,华创证券

从历史规律看,近15年万得全A指数4月下跌概率达67%,上证指数下跌概 60%,小盘成长股调整压力尤为突出。当前市场正处于年报季尾声与一季报披露初期,Wind 数据显示,A股非金融石油石化板块一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速回升,但消费、地产链业绩仍存低于预期风险。叠加4月2日美国对华关税政策落地窗口期临近,中美贸易摩擦不确定性升温,市场风险偏好面临阶段性压制。券商普遍建议采取“高低切换” 策略,规避高估值中小创,转向大盘蓝筹与高股息资产。

此外,目前市场仍有诸多提振和驱动动力:一方面,经济整体修复之下,随着制造业PMI年内重回荣枯线上方,在4月扩张的预期下,市场或将强化复苏共识;另一方面,4月虽有解禁压力,但国内市场整体估值低位下,海内外资金整体保持流入趋势;此外,二季度是政策发力窗口,除了财政政策,在央行多次提及择机降准之下,市场对降准降息预期提升。

不过,即将到来的4月确实面临诸多风险,需重点留意:首先是业绩地雷释放,4月25-30日将披露78% 的A股年报,传媒、医药板块减值风险较高;其次是外部冲击,美联储5月虽大概率暂停加息,但点阵图可能暗示年内仍有1次加息,叠加特朗普关税威胁,或导致美元指数走高;最后是产业趋势分化,AI板块面临 “大模型进步慢 + 应用落地迟”的双重质疑,历史经验显示概念炒作退潮时板块回调可达30%,但算力环节因资本开支兑现仍具韧性。

... ...

扫描联系人二维码回复“4月策略”获取完整版!

免责声明: 陕西巨丰投资资讯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巨丰投顾")出品的所有内容、观点取决于市场上相关研究报告作者所知悉的各种市场环境因素及公司内在因素。盈利预测和目标价格的给予是基于一系列的假设和前提条件,因此,投资者只有在了解相关标的在研究报告中的全部信息基础上,才可能对我们所表达的观点形成比较全面的认识。 巨丰投顾出品内容仅为对相关标的研究报告部分内容之引用或者复述,因受技术或其它客观条件所限无法同时完整提供各种观点形成所基于的假设及前提等相关信息,相关内容可能无法完整或准确表达相关研究报告的观点或意见,因而仅供投资者参考之用,投资者切勿依赖。任何人不应将巨丰投顾出品内容包含的信息、观点以及数据作为其投资决策的依据,巨丰投顾发布的信息、观点以及数据有可能因所基于的研究报告发布日之后的情势或其他因素的变更而不再准确或失效,巨丰投顾不承诺更新不准确或过时的信息、观点以及数据,所有巨丰投顾出品内容或发表观点中的信息均来源于已公开的资料,我公司对这些信息的准确性及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巨丰投顾出品内容信息或所表达的观点并不构成所述证券买卖的操作建议。 相关内容版权仅为我公司所有,未经书面许可任何机构和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转发、翻版、复制、刊登、发表或引用。
陕ICP备11010759号-4 陕公网安备 61019002001576号
陕西巨丰投资资讯有限责任公司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风险提示: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