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
1. 长虹美菱目前的核心资产分为三部分:长虹空调、美菱冰箱、长虹美菱小家电。并且从营收构成来看,空调已经成为第一大主营业务。
2.在被长虹收购之前,美菱曾经是冰箱界的第二,与海尔、容声、新飞并列“冰箱四朵金花”。但由于国企性质,整体决策机制效率较低,没能够及时实现家电产品多元化,也没能提升品牌的溢价能力。
3.公司历年研发投入占营收比重的均值是4.5%,这一比值甚至高过海尔智家。但是研发投入并没有带来多样化和高端的产品。
长虹美菱的前身是即将倒闭的合肥第二轻机械厂,1983年,五十岁的张巨声,自告奋勇来到该厂,为了改变倒闭的命运,他先是四处借债,按照日本“三菱”电冰箱的技术开始攻关,并给冰箱取了美菱这个名字,也是希望产品能够美过三菱。
1、公司历史
1989年,美菱推出的大冷冻室冰箱引发了中国冰箱行业的变革,93年产能位列行业第二,并且登陆深交所。2002年,合肥市政府以“超龄服役”为理由,让张巨声辞去了董事长职务。随后美菱陷入了资本市场被多次易主的困境。最终在2005年被四川长虹收购。18年正式更名长虹美菱。被收购后,美菱在业绩上稍有起色,13年实现归母扣非净利润2.51亿元,营收105亿,达到历史业绩巅峰。但自此之后,就开始增收不增利,17-21年,扣非后净利润连续5年为负,22年才由负转正。23年上年年,业绩增速创历史新高,高增速的主要原因还是基数太低,但我们更关心的是,后续业绩增速是否可持续?
按照常规基本面的筛选标准,这样的公司是直接被Pass的。近十年营收增长90%,扣非后归母净利润下降了59%,并且2017-2021年,连续5年扣非净利润都是负的,如果不是非经常性损益在撑着,恐怕公司早就ST了。非经常损益里面主要是政府补贴。
我们对美菱的兴趣源于较高的半年报业绩增速,以及较低的市盈率和市净率。但凡遇到这类公司,首先要排除价值陷阱。价值陷阱就是指那些看起来再便宜也不应该买的公司,因为基本面的持续恶化,会使这些公司越跌越贵。所以分析美菱,重要的是看半年报的高业绩增长,是代表了基本面彻底好转,还是昙花一现?
2、营收构成
2.1、空调业务
长虹美菱目前的核心资产分为三部分:长虹空调、美菱冰箱、长虹美菱小家电。并且从营收构成来看,空调已经成为第一大主营业务。空调业务是05年,合肥美菱被四川长虹收购后,将长虹旗下的空调业务,并入美菱旗下。
22年和23年上半年公司业绩的快速增长,空调的贡献最大。但空调的业绩增长,是建立在降价的基础上的。长期占据空调市场的三巨头是格力、美的和海尔,我们抛开这三家,和另一家厂商海信家电对比:
2013-2022年,海信空调的毛利率从22%上升至28%,
但长虹空调的毛利率从27%下降到10%,最新的半年报显示空调毛利率继续下滑至8.7%。这样的增长是无效的,产品的竞争力没有提升,单凭降价促销,业绩回升也只能是暂时的。
2.2、冰箱业务
在被长虹收购之前,美菱曾经是冰箱界的第二,与海尔、容声、新飞并列“冰箱四朵金花”。但由于国企性质,整体决策机制效率较低,没能够及时实现家电产品多元化,也没能提升品牌的溢价能力。随后又经历股权更迭,与海尔的差距越拉越大。
1、生物医疗用超低温冰箱
目前冰箱板块分为两部分:1、子公司中科美菱旗下的主要用于生物医疗领域的超低温冰箱,以及原合肥美菱旗下的家用冰箱、冰柜业务。中科美菱是北交所上市公司,02年由中科院理化技术研究所与合肥美菱合资成立。根据中科美菱招股书披露的信息,公司的超低温冰箱目前国内市占率第三,但是产品的毛利率远低于同行业海尔生物。并且根据中科美菱的问询函回复公告,海尔生物的产品结构与中科美菱存在差异,海尔生物的生物安全柜产品毛利率较高,中科美菱暂时不涉及该类产品,从各公司代表产品的品类看,海尔的产品线更丰富。
2、家用冰箱
家用冰箱原本是美菱成立初期最有竞争力的产品,但前面我们介绍了,因为多方面原因,美菱在激烈的冰箱市场竞争中,沦落为一个二三线品牌,市场份额仅有8%左右。实际上,管理层不是没有尝试过走高端化。2016年,美菱借助定增募集资金15.4亿元,原计划是三个投向:
1、3.9亿智能制造建设项目,具体包含两个子项目:
年产60万台智能冰箱,(合肥)和年增60万台中大容积环保节能冰柜。但是冰柜项目的建设用地被子公司中科美菱使用,截至2019年底,项目仍然未动工。管理层最终将未使用的1.2亿募集资金投向改为“年产 200 万台洗衣机生产基地项目(二期)”。可是,洗衣机在美菱的产品矩阵中,从来都不是拳头产品。为了避免冰柜扩产后业绩不达预期,而把产线改为洗衣机,实在是不怎么明智。
洗衣机品类本来也是美菱为了产品多元化做出的努力。2017年,美菱与意大利Candy集团合资成立美菱卡迪洗衣机有限公司,从事洗衣机研发。Candy集团成立于1945年,以制造洗衣机起家。该集团推出了具备现代概念的滚动洗衣机,对欧洲洗衣机产业有着深远影响。除了洗衣机,Candy集团还包括独立式嵌入式厨房电器、小家电、冰箱和售后服务业务。但是双方的合作并不长久,2018年,青岛海尔收购了Candy集团100%股份。美菱与Candy的合资公司也在2022年被注销。
2、16年定增的第二个项目是智能研发平台,5.59亿,建设期3年,2021年底达到使用状态。目的是提升整体的研发效率,推出更有竞争力的产品。
3、定增的第三个投向是智慧生活, 3.2亿。新成立的子公司长美科技作为实施主体,规划是在绵阳、合肥、成都等地的社区布置线下智能终端冷链设备,并建设分拣加工中心和库房等配套设施。此外公司还成立了自主的生鲜电商品牌。这一做法的初衷是利用公司制冷设备制造的优势,寻求新的业务增长。但由于重资产、运营维护以及物业成本较高,2019年管理层最终放弃了这一业务模式的尝试,并注销长美科技,剩余未使用的3亿募集资金用于补充流动资金。
总之,借助上述定增募集资金最终的使用情况,可以发现美菱在产品多元化、高端化、国际化方面的尝试基本都失败了。耗费5个多亿打造的智能研发平台,并没有推出真正的高端产品。另外,在研发投入方面,公司的会计处理也比较激进。研发投入我们一会儿再说,再接着看第三块业务:小家电。
3.3、小家电
2016年公司新增厨卫等小家电,小家电业务原来归属于长虹空调旗下的子公司,长虹美菱又从长虹空调手中收购而来,相当于原来的孙公司变成了子公司。本质也是内部业务的重新整合。
目前小家电目前的营收占比在7-8%。增速也是三个产品条线中比较快的。从官网上看,产品类型主要集中在厨房电器,比如抽油烟机、燃气灶、集成灶等,从价位上看,集中在中低价位。和集成灶厂商浙江美大和火星人比较,后两家公司产品的毛利率在40-50%左右;近两年,美菱也在饮水领域推出了众多小家电,比如料理机、冰箱茶吧机等,但如果和小熊、九阳这些小家电厂商相比,毛利率依然显著偏低。总之,目前看美菱小家电品类比较综合,但是和头部的小家电厂商相比,产品竞争力还不够,主要定位是下沉中低端市场,短时间不太容易形成品牌溢价。
3.4、海外营收增速较高,但毛利低
最后我们再简单分析公司的出口业务。20年以来,海外营收的增速小幅高于国内,但差别最明显的是今年上半年,海外收入同比增长46%,而国内只有18%。根据调研纪要披露的信息,美菱主要出口国家是中东、拉美、非洲等地,并且海外业务的毛利率要低于国内,这也侧面反映了美菱的出口业务也是以中低端产品为主。
4、研发投入会计处理偏激进
公司历年研发投入占营收比重的均值是4.5%,这一比值甚至高过海尔智家。但是研发投入并没有带来多样化和高端的产品。另外,研发投入中,资本化的占比超过20%,尤其是在17-21年业绩下滑的年份,资本化比重显著上升。根据常识,一般医药行业的研发费用较高,适当做资本化处理是可以理解的。但恒瑞医药的历年研发投入资本化的比重一直是0,只有去年上升至22%。这样对比下来,长虹美菱对研发投入的会计处理太激进了,如果这部分研发投入直接计入研发费用,公司的业绩还会更难看。
结论
从营收构成、盈利能力的可持续性两个角度,我们对长虹美菱的结论是:
1、主营业务的盈利能力暂时不具备可持续性,而造成这一点的主要原因可能是在管理层面。冰箱、空调业务由收购前两家公司的团队各自管理,在新产品研发、品牌推广等领域,效率都会受到显著的影响。
2、缺少主营业务支持的公司,即便估值看起来便宜,但却并不具备吸引力。